快书网

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
第八章 天空之城(1/5)

  一、手脚冰凉者,不分男女,切勿睡前饮用雄黄酒! 二、梦中打鼾者,不分男女,切勿面对面相拥而眠! 夜间熟睡,梦中醒来,发现枕边恋人变成了一条蛇,细碎鳞片的蛇头正枕着你的胳膊,长长信子扫着你的脸庞,你会害怕么? 如果这时恋人醒来,看到你的脸,惊恐尖叫,为什么?  

“月饼,这也太冷了吧。

”我缩缩脖子,捂着手呵气,“不是说‘上有天堂,下有苏杭’么?天堂要是冷成这样,也不怪七仙女下嫁牛郎,好歹有个人能抱着睡觉取暖。

” 月饼也冻得够呛,使劲抽着鼻子:“冬天下江南太遭罪了,天寒地冻,蛇都冬眠了,人还要靠一身正气。

也不知道当年白娘子和许仙怎么过的日子。

” 从金陵出发到临安当天就到,我和月饼寻思着临安好歹在金陵的南边,多少能暖和些。

为了赶时间也没添置衣服,结果到了临安,顿感寒气透骨,立马跑小卖部买了几瓶二锅头当液体暖气。

我提议先找个宾馆寻个馆子好吃好喝一顿,养足精神再执行任务,月饼轴劲儿上来了,非要直奔西湖。

我嘴里不情不愿,心里明白月饼是对李文杰动了真怒,通过任务找到他的蛛丝马迹,于是打了个Taxi到了西湖。

虽说天冷,西湖游人虽然比旺季少许多,可是也颇为壮观。

路上我们分析这次任务应该和三潭映月、断桥、雷峰塔、保俶塔有关联,索性到了西湖也没废话,月饼沿途搜索细节,我研究西湖的格局走势。

根据《汉书?地理志》记载,“钱唐,西部都尉治。

武林山,武林水所出,东入海,行八百三十里。

后又有钱水、钱唐湖……”临安古称钱塘,西湖最初名为钱塘湖。

之所以称为西湖,一是因为钱塘湖位于临安西边,白居易的《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》和《杭州回舫》这两首诗中,称其为“西湖”。

北宋以后,名家诗文大都以西湖为名,苏轼的《乞开杭州西湖状》,则是官方文件中第一次使用“西湖”这个名称。

鸟瞰西湖,形状像一口鼎,断桥、白堤恰似鎏金鼎沿,保俶塔居北,雷峰塔位南,三潭映月居于中央,应了“鼎中三炷香,财气通南北”,使得整个西湖形成聚宝盆格局。

自古以临安为都的国家均富饶无比,尤其是1127年南宋定都于此,经济更是处于空前鼎盛时期。

我推演了半天,西湖格局取得是“聚财旺气”,极为正统,并没有什么利用先天地势设计的封印之阵,一时摸不着头绪。

转头一看,月饼正和几个摇舟船夫唠风土民情,就凑过去听听,正巧听到了保俶塔的传说——二 北宋年间,西湖边宝石山下住着一户姓宋的两兄弟,长得非常相像,弟弟八岁时,父母双亡,靠着哥哥拉扯长大。

日子虽说过得不济,兄弟感情却没得说。

转眼过了十年,哥哥宋友康娶了妻子。

宋嫂出身贫苦,颇有两分姿色,典型的贤妻良母,善待邻里,乡亲和谐,里里外外料理的井井有条。

偏巧还有一手做豆腐的手艺,一时间远近闻名,就连大户人家都隔三差五差遣小厮购买。

平日里宋友康白天上山砍柴下湖捕鱼补贴家用,赶上渔汛昼夜不归,弟弟宋友德年纪还小,就在家里帮衬嫂子豆腐营生,日子越过越红火。

宋嫂磨豆腐的时候常念叨,攒够了钱给小叔子娶门好亲事,做个小本买卖,苦日子也就到头了。

“人怕出名猪怕壮”,原本乡邻都是相同生活水准,没有高低之分,还能保持一团和气,眼睁睁看着宋家兴旺了,自然眼红。

时间久了,闲话就出来了。

哥俩儿本来长得就像,宋友康又经常不归,左邻右坊谣言就出来了——“宋嫂长得那么水灵,其实就是个狐媚子,勾引小叔子滋阴驻颜”,“叔嫂俩晚上磨豆腐,磨着磨着就摸到床上去了”,“俩人直接在豆腐房里昏天胡地,难怪豆腐油水特别大”,“还宋友德呢?我看那个色眉淫眼的小叔子叫送缺德还差不多。

” 一时间谣言铺天盖地,食客们嫌弃豆腐肮脏,好好生意就这么冷落下来。

这些话多多少少传到宋友康耳朵里,老实本分的哥哥生性朴实憨厚,根本没把这些话当回事儿,反而安慰妻子和弟弟:“豆腐生意不做了,我多砍柴打鱼,有我在害怕养活不了这个家?” 宋嫂虽没念过书,做人道理却懂得精透,深知“树大招风”,谣言起来了,四处争论是欲盖弥彰,反而承认了和小叔子莫须有的奸情,也就安心料理家务。

宋友德是个明白人,哥嫂忍着名声疼他,自己不能不懂事儿。

就跟哥嫂借了笔钱,往返苏杭做点绸缎、雨伞的小本生意,常年不回家。

哥哥看在眼里疼在心里,晓得弟弟是个要脸的人,也就不再多说什么。

转眼又是一年多,宋友德风来雨去生意做得颇有成色,重阳节更是坐着四人轿子回乡,邀请左邻右坊大摆宴席,酒到酣处当众跪拜哥嫂,发誓一生敬若父母,哥嫂当场热泪纵横。

人心就这样,开个豆腐作坊,邻里看不过眼乱嚼舌根子,如今宋友德成了大商人,反而都服气了,争先恐后抢着敬酒,阿谀奉承。

“发达了别忘记拉扯乡亲”、“早看出友德这孩子不是凡物”、“有这么好的哥嫂,友德能不出息么”云云…… 当晚喝得尽兴,送别宾客,一家三口借着秋意喝了两盅雄黄酒,聊聊这几年生活,唏嘘感慨,到了三更时分才回屋而睡。

四更时分,宋友德睡得正香,忽听隔壁宋嫂一声惨叫,他急忙披衣起身,守在屋外询问。

宋嫂嘶声哭泣:“你……你哥,不行了。

” 宋朝礼教极为严苛,无论何时擅入哥嫂卧房都是伦乱纲常的大事。

宋友德急忙召集乡里,请几位年岁长的翁妪入屋,只见宋友康周身赤裸,趴在床上早已死了多时。

询问其间过程,宋嫂支支吾吾不愿多说。

乡邻看此情形有了计较,“酒后上马易跑空”,十有八九是宋友康酒后行夫妻之事沾了“马上风”送了性命。

仵作验尸也证明了乡邻推测,可怜好好一个家就这么抽掉了主心骨。

送葬那天,宋友德摔了瓦罐,几次哭昏在哥哥墓前,宋嫂更是寻死觅活,双眼哭出血泪。

乡亲们见此情悲切,这才从心里彻底消了“叔嫂私通”的谣言。

 

依着宋朝礼教,宋友德为哥哥守孝三年,敬宋嫂如母,早中晚三次问候。

还特地请了丫鬟、小厮侍奉,防止再有谣言发生。

守孝期满,宋家产业越来越大,宋嫂开始张罗着宋友德亲事,早生儿子给宋家续接香火。

宋友德拗不过宋嫂意愿,娶了门当户对的女子为妻。

偏生结婚没多久,宋友德生意辛劳得了重病。

宋嫂急在心头,天天一步一跪上宝石山的大石佛院烧香拜佛,祈小叔身体健康,立志修一座长生塔还愿。

这些年宋家乐善好施,口碑甚佳,“人心都是肉长的”,乡亲们纷纷出工出力出料,建起佛塔,称之为“保叔塔”,寓意为“保佑小叔子的塔”。

也许是佛意感召,宋友德病竟然好了。

一家人自然高兴,宋嫂原本就有厨房手艺,向小叔子借钱开个饭馆。

宋友德明白嫂子这是不想白吃白喝当家里累赘,虽然不愿意嫂子忙碌,也不好违了心意,出资建了饭馆。

开业当天,宋嫂将鳜鱼蒸熟剔去皮骨,加上金华火腿丝、香菇、嫩笋,再配以鸡汤、生姜、红椒、绍兴黄酒、镇江香醋烹熬鱼羹,颜色浓白醇厚,味道鲜嫩滑溜。

食客们喝了鱼羹,唇齿留香,交口称赞。

“宋嫂鱼羹”的名声一传十,十传百,整个临安都知道这味佳肴。

这年端午,全家人早早收了生意,围在园中吃粽子喝雄黄酒。

聊不多时,宋嫂借故回房休息,离开前在宋妻耳边低语几句,宋妻羞得嫩脸透红。

当天夜里,宋友德突然惨叫。

宋嫂猛地惊醒,多年前丈夫的死状历历在目,立刻拿了切鞋底用的锥子,穿着睡衣冲进房内,对准小叔的屁股刺去。

宋友德全身抽搐,缩身滚下床,捡回一条性命。

原来自从丈夫死后,宋嫂询问过邻里老妇,得知了这个“马上风”的土方,如今小叔子又犯了同样毛病,当机立断及时行治。

人是救了,却坏了礼教,当年的种种流言蜚语历历在耳。

宋嫂为了家中名声清白,当夜回屋悬梁自尽了! “义嫂救叔殉身”之事传开,更成了临安一段佳话。

保叔塔也成了求子求姻缘的胜地,香客络绎不绝,香火鼎盛。

新任临安知府游西湖来到保叔塔前,听说这个典故,竟认为叔嫂必有私情,便题诗一首:为何保叔不保夫,叔何亲密夫何疏?纵然掬尽钱江水,难洗娇娘一生污! 此诗一出引起民间喧然大波,知府不得已把诗抹去了。

临安百姓为了不再被后人误解,糟蹋了宋家声誉,将“叔”字改为“俶”字,改为“保俶塔”。

 

船夫讲完这个传说,其他的船夫没有营生,早早就收工回家。

我听得心头火大!自古陈俗陋建害死人,尤其南宋朱嘉大力倡导理学,更是有失人伦,多好的哥嫂就这么不明不白死了。

难怪杨过就因为喊了小龙女几年“师父”,喊出了败坏伦常的轩然大波,整整熬了十六年才“有情人终成眷侣”,最后还是跑到古墓隐居了。

月饼没我这么神展开,支着下巴认真听完:“您是说哥俩都是喝了雄黄酒才犯了病?” 船夫满是茧子的手遥指雷峰塔:“白娘子也是喝了雄黄酒才现出原形啊。

想不想听听雷峰塔的传说?” 《新白娘子传奇》演了这么多年,桥段台词我都能背过了,自然没什么兴趣。

月饼真是好耐心:“您愿讲,我愿听。

” 船夫“哈哈”一乐,右手竖起五根指头:“游湖,五百块,给你们两个小娃子讲讲。

” 我心说原来在这儿等着呢,忍不住回了句:“大爷,您这不是敲竹杠么?” “言者有意,听者无心。

”船夫收着缆绳,“该回家了。

” 我有些看不起船夫的市侩气,这老大爷为了五百块钱还玩起禅语了?正准备扭头走人,月饼摸出钱包:“大爷,现钱不太够。

” “微信转账也行啊。

”船夫摸出手机调出微信二维码,“扫一下,加个好友。

” 月饼有些犹豫,看来是不愿意互加微信。

我只好拿出五百块,不情不愿递过去。

船夫牙花子都笑出来了,大手一挥:“上船!” 我们上了船并肩坐着,船夫船技不错,几桨就摇到湖中央。

湖风一吹,抽得我全身透凉,瞅着船桨在湖里卷着浪花,越想越觉得五百块打了水漂。

正想吐槽几句,月饼递给船夫一根烟:“大爷,您说说雷峰塔是怎么回事儿?” 船夫接过烟别在耳朵上,讲述了一段从未听过的“白蛇传说”—— 南宋绍兴年间,临安白姓富户家遭火灾,全家死于非命。

唯有女儿白素贞和丫鬟小青苏州省亲,幸免于难。

儿女回到临安,变卖家产,厚葬了组族人,在城郊买了栋宅子相依为命,日子过得倒也不清苦。

这天风和日丽,白素贞带着小青畅游西湖。

俗话说“六月天,孩子脸,说变就变。

”原本艳阳天,忽然就雷声轰轰,倾盆大雨瓢泼而下,把二女淋的精透,连绸服里的小衣都若隐若现,玲珑身材更是勾勒的凹凸有致。

这在宋朝可是有伤风化的大事。

主仆俩羞臊得正没主意,一个名叫许仙的男子从船里上岸送伞遮雨,取两件衣服给她们穿上。

依着宋朝礼教,男子误闯女子闺房,等于占了女子清白,不管男子身份如何鄙陋,必娶女子为妻。

更何况白素贞和小青的身子被许仙看了,又穿了他的衣服,相当于同床共褥,只有夫妻才能做这种事情。

白素贞见许仙相貌普通,穿着寒酸,虽然心中不喜,悖于礼教束缚,无奈之下留了地址,暗示许仙请媒婆上门说亲。

倒是小青眨着水汪汪的大眼睛,上下打量许仙不停。

她们走后,许仙对着断桥遥遥三拜。

桥上,一个和尚托着紫金钵,微微一笑,单掌回礼。

  五 白素贞万万没想到,等了三天,等到了许仙自己拎着一包果子上门,连个媒婆都没请。

她心里恼火,本想哪怕是坏了礼数也要拒之门外,架不住小青从旁边怂恿:“生死事小,失节事大。

小姐既然和许公子有了肌肤之亲,失了礼数日后也是难嫁。

更何况泼皮无赖常在宅外转悠,两个弱女子万一有什么不测……小姐,还是认命吧。

” 白素贞思前考后,点头应了许仙这门亲事。

婚后一个月,白素贞才是真正悔之不及。

许仙本就是一穷人,机缘巧合娶了美貌妻子,还有个妩媚丫鬟相伴,无异于一步登天。

每天好吃懒做,游手好闲,还经常与小青打情骂俏,举止更是不清不白,全然不顾白素贞感受。

白素贞本就身子虚弱,常年手足冰凉,如今更是郁结在心,日渐消瘦,躺在床上一病不起。

许仙这才慌了神,此时他已和小青有了私情,本想过了一年半载,趁着白素贞怀孕,顺理成章纳小青为妾。

白素贞如果病重身亡,按照礼教,丫鬟当领一笔差遣费,自寻婆家,坐享“齐人之福”的美梦岂不是落了空? 他连夜赶至金山寺,拜见当日教他如何将白素贞娶到手的法海,央求治病良方。

法海沉吟许久写下几个方子,其中一个可治白素贞,另外几个专治痨疴顽疾,并叮嘱“至于白素贞,可根据这几个方子开药铺,也算是有了正经营生”。

许仙千恩万谢,回家抓药熬汤,白素贞服药两个多月,竟然痊愈,就连常年手脚冰凉的娘胎病也治好了。

经此一事,许仙再不敢和小青造次,生怕再把白素贞激出病,耐着性子开了药铺,专等白素贞怀孕迎娶小青。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深不可测(H)

现代架空ABO精分腹黑攻X高傲女王受双Alpha恋年下肉香攻隐忍多年终于将受操成专属OmegaHE /

挣宠

内容简介:他踩他于脚底,蔑视,嘲讽,因为他是高高在上的富家少爷,而他,只是他花钱雇来的保镖,人卑命贱。  四年辗转,再次相遇,他成了默默无闻,衣食拮据的劳动下层,而他曾最瞧不起的那个男人,已然站在了权势巅峰!  少爷,你知道我找你多久?呵呵,整整四年!  你放手!!  (挣,非争,是挣扎,挣脱的意思。小哈读者群号: 344209364) /

大小剑师

以剑作画,青年张禾只求无愧本心,拔剑无悔。他喜欢美好的存在,所以女人从来都不会影响他拔剑的速度。/

都市之璀璨人生

赵雪凝今年31岁,在一家合资公司做个白领,这个年纪正是成熟有韵味的时候。​我对妻子很了解,所以我也笑着让妻子紧张排斥的心里平静下来。当我把话语说完之后,可以看得出妻子没有刚才反应那么强烈了,只不过还是纠结着。 /

每天都被家主教训陈越

白奚一心求死,也自认通情达理,不求家主疼爱。可当他张罗着给丈夫纳妾时,非但没得到丈夫的赞赏,反倒被气疯了的男人绑在床上,双目通红地质问他:“你居然给我纳妾?” /

双夫1v2

00lsc0很久之后,景姮才知晓,记忆空白的背后,掩藏了那两个男人可怖又变态的爱。可惜,为时已晚……这一狼一虎她终究没能逃过。颍阳侯景氏女,字姮(heng),姿色端妍,颖敏聪慧,幼配广阳王太子濯,是嫁之年,太子身负疾,易位王弟烈 /

每日热搜小说推荐
0.044760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