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书网

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
第一章 都是学霸惹的祸(4/5)

着准备朝觐事宜,因循停阁,不办公了。

明代从洪武十八年(1385年)开始,规定地方官员逢丑、辰、未、戌年,也就是每隔三年,要进京朝觐一次,接受吏部和都察院的考查黜陟。

这对官员来说,是一件大事。

但问题是,隆庆四年为庚午,隆庆五年(1571年)为辛未,才是朝觐之年。

你明年才上京,今年二月份就开始停阁不办公了? 而且还不是一位,是五位知县都这么回答。

很明显,五县已经商量好了,对这次合议采取消极不合作的态度,尽量拖延下去,拖到黄,拖到忘,拖到无疾而终,然后就天下太平了。

歙县在嘉靖朝的两次申诉,不就是这么被拖没的吗? 于是,从应天巡按批示之日起,地方上拖了足足两个月时间。

一直到了四月十八日,绩溪县才慢吞吞地回了一封申文。

至于其他四县,干脆连回应都懒得回应。

这份绩溪县的申文,是以本县教谕杨存礼的名义提交的,还有几个县中耆老的连署。

由教谕出面,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绩溪的态度——此事无关钱粮,是教育问题! 比起帅嘉谟那篇雄文,这份申文的干货不多,刀笔却暗藏机锋。

一开头,杨教谕先喊了一句政治口号:“为恳恩遵国典、据府志,均赋救偏,以苏困苦事。

”然后画风陡然一变,先大骂帅嘉谟“变乱国制,罔上虐下”,是个“假公挟私”的无耻讼棍,又骂嘉靖年呈文的程鹏、王相是刁民。

【注释】 为恳恩遵国典、据府志,均赋救偏,以苏困苦事:本县为了响应府衙的号召,今特遵照《大明会典》《徽州府志》之记载,均平赋税,补救弊政,切实缓解百姓多年之困苦,以示大人的浩荡洪恩! 变乱国制,罔上虐下:(帅嘉谟)实乃假公济私的无耻之徒,他兴风作浪,妄图变乱国家大政,对上欺骗、蒙蔽大人,对下虐待、陷害百姓。

骂了半天,杨教谕终于说到了主题。

首先他承认了帅嘉谟的发现,如今的“人丁丝绢”,确实就是国初的“夏税生丝”。

但他解释说,根据府志记载,当年朝廷发现歙县亏欠夏麦9700石,责令他们补交“夏税生丝”,一共8780匹给南京承运库。

所以这是歙县自己的责任,跟其他县没关系。

然后他又说,这笔税款交了一百七十多年,从来没人抗议过。

嘉靖十四年,两个歙县刁民程鹏、王相去告刁状,当时的徽州知府冯世雍主持过一次调查,甚至还去巡院查过版籍,结论是“人丁丝绢”就该歙县单独交。

此后三十多年,也风平浪静。

谁知道又冒出一个讼棍帅嘉谟,无视组织决定,又要兴风作浪。

杨教谕的这个辩驳,实在毫无道理。

帅嘉谟已经算得很清楚了。

按照隆庆年间的折率,8780匹生丝,换算成麦子是20,480石,跟歙县拖欠的9700石根本对不上。

即使按洪武年间的折率,也不可能差那么多。

杨教谕到底是文科生,没算明白这笔账。

不过技术细节无关宏旨,因为文科生最擅长的,是抒情。

杨教谕动情地写道:“我们绩溪,一共才方圆二十四里,土地贫瘠,民众贫苦,每年丁粮才七百石不到;他们歙县方圆二百二十四里,每年丁粮得六万多石。

哪里有把上县的负担转嫁给下县的道理?” 他哭诉完之后,别有深意地加了一句:“照旧定纳,庶免小民激变之忧,官民两便。

”意思是:您最好按照原来的做法征税,免得激起民变,这样官府和民众都方便。

杨教谕前面那些话,都是废话,真正的文眼,恰好就在这里。

这句话虽然谦卑,却隐隐带着威胁。

反着读,意思就成了:如果您不照原样征税,恐怕会引起民变,到那个时候,可就官民两不便了。

这句话非常狠,一下就击中了徽州府的要害。

要知道,这个威胁虽然出自绩溪代表之口,但其实背后是五县的共识。

也就意味着,如果此事不令他们满意,将会使整个徽州府大乱。

明年就是朝觐考查年,青天大老爷,您自个儿掂量着办吧。

杨教谕这一手玩得很有分寸。

如果五县一起威胁闹事,迹同谋反,切不可为。

现在四县不吭声,推出最小的绩溪在前头说话,绩溪人口太少,怎么闹,也绝对上升不到谋反的地步。

这样一来,既委婉而隐晦地把威胁传达到,又给知府留出了足够的面子,方便日后转圜。

大明地方官员一向的治政思路是以稳定为主,不出事什么都好说,至于讲不讲道理还在其次。

下头老百姓们也明白这个逻辑,所以碰到什么纠纷,甭管有理没理,先闹一阵。

闹成了,官府往往就会按闹分配;闹不成,也是法不责众嘛。

你看,这就是文科学霸解决问题的思路。

杨教谕根本不屑去查证什么“人丁丝绢”的技术细节,数字不重要,仕途才是重点。

只要点明这事处理不当会引发民变,危及知府的前程,就足够了。

果然,徽州府一看这篇申文,心领神会,不再催促合议。

在几方心照不宣的默契中,这件事慢慢地不再有人提起,眼看就要黄。

当事人帅嘉谟一看,急了,好不容易走到这一步,岂能无疾而终?问题的症结,到底在哪里? 从这里,就能看出文理思路的差别了。

杨教谕的申文不提业务对错,只谈官员仕途。

而帅嘉谟没读出申文这一层机锋,一厢情愿地认为,之所以徽州府不愿推进,是因为整件事还说得不够清楚——典型的技术人员思考方式。

他顺着这个思路,重新考虑了一下,发现之前的呈文里,确实有一处很模糊。

国初六县均输的“夏税生丝”,就是如今歙县独输的“人丁丝绢”,这个没问题。

那么,“夏税生丝”这个科目,又是怎么被改成“人丁丝绢”的呢? 搞清楚这个关键节点,真相便会浮出水面。

帅嘉谟挽起袖子,又扑到浩如烟海的案牍文书里去。

他要在这积存了两百年的六县档案的大海里,找出那根关键的针来。

这次的调查,持续了数月之久。

皇天不负苦心人,居然真的被帅嘉谟找到了线索: 奥妙就奥妙在征税科目上。

帅嘉谟翻出了历代户部给徽州的勘合——类似于收据,上面写得很明白:“坐取徽州人丁丝绢。

”也就是说,南京承运库要徽州征发的科目,是“人丁丝绢”,而且没有指明由哪个县单独缴纳,一般默认是六县均摊。

而帅嘉谟再去查徽州府发给六县的催缴文书,却发现“人丁丝绢”这个科目没了。

只有歙县的交税科目里,多了一个“夏税生丝”。

于是,这其中的手脚,很清楚了。

徽州府在向歙县征税时,用的名目是“夏税生丝”。

恰好歙县确实有一笔国初欠麦的“夏税生丝”科目,因此地方并不觉有异。

等这笔税收上来以后,徽州府向上递交时,又从“夏税生丝”抽出应有的数目,划归到“人丁丝绢”之下。

这样一来,原本六县均摊的税负,便神不知鬼不觉地成了歙县独扛。

“人丁丝绢”这只鸠,就这么堂而皇之地占了“夏税生丝”的巢。

可怜歙县百姓不知内情,辛辛苦苦交税,却不知道供养的其实是六县负担。

做这个手脚的人,绝对是个高手。

他既熟知国初钱粮掌故,又精通案牍流程,巧妙地利用歙县补交夏麦的这个科目,移花接木,混淆视听,玩了一手漂亮的乾坤大挪移。

缴税这种事,一旦形成了惯例成法,就会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,很难改变。

就这样,歙县一口气交了两百年“人丁丝绢”而不自知。

帅嘉谟一拍桌子,这必然是有徽州府户房的书手从中舞弊! 这个猜测,并非凭空臆测。

在大明府、县这两级的政府里面,具体政务的执行机构叫作“三班六房”,三班指皂班、壮班、快班,合称为衙役;六房分为吏房、户房、礼房、兵房、刑房、工房,与中央六部相对应。

知府和知县是流官,干几年就会调走,但三班六房的职位往往为本地胥吏所把持。

这些人都是本地土著,熟知基层,他们又掌握着专业技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致命吸引

在小说《致命吸引I》中主角是夏歆瑶、朱克辉和姜荒。夏歆瑶,我干儿子姜荒的妻子,其实与我并无血缘联系。那我为何会与她同住一屋呢?这还得从姜荒的父亲说起。我是朱克辉,与姜荒的父亲是结拜之交。不久前,他因事入狱,便把整个家托付给了我。因此,我以干爹的身份住进了姜芜的家中。初到姜家时,夏歆瑶的美丽便深深吸引了我的目光。致命吸引全文免费阅读,致命吸引小说免费阅读第28章,致命吸引陆砚,致命吸引Iby/

男朋友出轨之后

男朋友出轨之后简介:男朋友出轨,我睡了他兄弟各位书友要是觉得《男朋友出轨之后》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!您要是觉得《男朋友出轨之后》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 /

挣宠

内容简介:他踩他于脚底,蔑视,嘲讽,因为他是高高在上的富家少爷,而他,只是他花钱雇来的保镖,人卑命贱。  四年辗转,再次相遇,他成了默默无闻,衣食拮据的劳动下层,而他曾最瞧不起的那个男人,已然站在了权势巅峰!  少爷,你知道我找你多久?呵呵,整整四年!  你放手!!  (挣,非争,是挣扎,挣脱的意思。小哈读者群号: 344209364) /

最美不过你杜枫杨倩

杜枫刚刚从睡梦中醒来,准备去上个厕所,可是却在路过杨倩的房间时,听见了那令人声音。 /

龙袍下的她(H)

从冷宫公主一朝成为天下新帝,楚娈(an)才知晓容钦这个阉党之首是多么可怕。更可怕的是,他居然还要睡她!男主假阉人真男人鬼畜又变态女主假皇帝真公主身娇又体柔 /

着迷

慕瓷爱过一个人。后来,她如愿以偿成了他的女朋友。再后来,她被他下药送到沈如归身边,用来交换他的心尖宠。那晚,慕瓷差点死在沈如归床上,天际泛白,耳边隐约还能听到男人恶魔般的轻笑。“小可怜,又落我手里了呢。”1v1,暗恋梗,剧情为主肉为辅簡體版高h現代女性向 /

每日热搜小说推荐
0.048648s